小编谈谈:公司注冊前需要防範哪些法律風險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企業參與的各種經濟交往日益增多,企業登記工作已成爲企業保護自身交易安全和秩序以及國家行政機關監督管理企業的重要渠道,但是公司注冊前需要防範哪些法律風險您都知道嗎,下面一品財稅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吧。
一、企業設立登記的法律風險及防範
(一)設立登記概念
是指將企業設立的相關事項上報企業的登記注冊機關,由企業的登記注冊機關依法審查、核准後,頒發營業執照的過程。
(二)企業名稱不適宜的法律風險及防範
1.法律風險:已經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在使用中對公衆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或者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認定爲不適宜的企業名稱予以糾正。如企業名稱與他人在先馳名商標相沖突,可能欺騙公衆或者對公衆造成誤解的,相關權利人可向企業名稱登記主管機關申請撤銷該企業名稱登記,並可依法追究該企業的侵權責任。
2.風險防範:爲避免企業名稱與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沖突,應當事先進行商標查詢。同時爲有效保護自己的企業字號不被他人以商標形式注冊,建議在企業名稱登記後及時將該企業字號在相應類別上申請商標注冊,予以商標保護。
(三)出資瑕疵的法律風險及防範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公司股東或發起人需要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確定的出資額。以貨幣出資的,要將出資足額存入指定的銀行賬戶;以非貨幣財産出資的,要辦理財産權的轉移手續。(廈門公司注冊資本說明)
1.出資瑕疵種類:(1)出資評估不實,即出資人以實物、工業産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出資時,其評估價額高于出資財産的實際價額。(2)虛假出資,指出資人違反法律規定未履行出資,通過虛假手段取得驗資機構驗資證明,從而造成表面上出資,但實際上並未出資的情形。(3)抽逃出資。指出資人在公司成立後,將其所交納的出資額暗中抽逃撤回卻仍保留股東身份的行爲。
2.法律风险:对虚报注冊資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应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除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營業執照外,未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出资评估不实、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股东,还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应当向公司承担差额补缴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法律责任。
3.出資瑕疵的法律風險防範:企業應設置工作流程,嚴格按企業工作流程規範、審核,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執行以避免類似抽逃出資引起的法律後果。
(四)經營範圍的法律風險與防範
1.經營範圍分类。分为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
2.法律风险:企业未经批准、登记或者违反相关规定超經營範圍经营的,尤其是许可经营项目,属非法经营,由企業登記机关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查处,可处以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直至吊销營業執照等行政处罚,同时企业还将承担因此可能导致的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3.风险防范:企业应在核准的經營範圍内开展经营业务。有前置审批的许可經營範圍应当及时办理前置审批,在经营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本企业经营不能超越經營範圍,还要注意审核合同签约对方是否超越經營範圍,以避免无效合同的产生及经济损失的发生。
通過梳理設立登記的工作流程中每個環節存在的風險點,建立起必要的工作流程;按照法律規定獲取登記所需的資料,使整個設立工作程序規範化、合法化。同時通過加強與工商登記機關的溝通,力求所報送的資料更加符合登記規定,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也能得到更直接的指導和幫助,維護好出資人利益。
二、變更登記的法律風險及防範
(一)變更登記概念
是指当企业主要的注册登记事项发生变化时,企业将其变化的事项上报原登记注册机关,由原登记注册机关依法对该变化的事项进行审查、核准并换发新的执照的過程。它是企业在注册登记事项发生变化时保持合法地位所必须的法律手续。(公司变更项目及公司变更流程,附企业变更所需材料清单)
(二)變更登記的法律風險
企業變更登記應在法定的有效期內進行,逾期不辦理的,工商登記部門將予以處罰,風險發生。如《公司法》第73條規定:“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公司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備案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辦理;逾期未辦理的,處以三萬元以下罰款。”
(三)變更登記法律風險防範
1.規範變更登記的工作流程,通過建立流程,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收集和獲取變更所需的資料,並針對企業經營中的各種變化,及時進行變更登記提示,以免影響正常生産經營。
2.做好變更登記審查。審查變更事項是否合法合規,在變更資料的收集和變更事項的法律程序上都必須依法進行,避免因違規操作造成嚴重後果。
3.加強與工商登記機關的協調、溝通,確保變更事項的登記材料符合法律規定,履行必要的程序,准備充足的變更材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日後産生不必要的糾紛。
三、企業注銷登記的法律風險及防範
(一)注銷登記概念
是指当企业出现破产、被吊销營業執照、责令关闭、被撤销或其他原因终止经营而解散时,企业将有关材料或文件上报企业原登记注册机关,由原登记注册机关依法审查、核准,以终止企业法律地位的必经程序。
(二)注銷登記法律風險
1.未进行清算注销的企业将面临吊销營業執照(如被吊销或被撤销仍须办理注销登记),接受相关处罚的后果。企业的债权债务由企业开办单位负责清理,公司应由股东负责清理并承担相应责任,且法定代表人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債權人可申請法院成立清算組。逾期不成立清算組的,債權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
3.股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産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或未經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可主張其在造成損失範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及清償責任。
4.股東承擔連帶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因怠于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産、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可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實踐中,部分企業怕清算程序繁瑣而不進行清算,不進行注銷登記,直接將已喪失企業功能和業務的企業“擱置”,認爲是自生自滅,致使債權債務關系得不到及時清結,影響了債權人的利益,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同時也給出資人帶來潛在的訴訟法律風險。
(三)注銷登記的法律風險防範
1.找出注銷登記中的風險點,做好風險分析,建立相關制度加以防範和控制。如對清算報告、股東決議的簽署、對審計事務所的聘請等建立相關制度規定加以控制,避免出現虛假報告、文件等,減少因不當操作給出資人造成損失,産生遺留問題。
2.企業注銷時應按法定程序及時依法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辦理注銷登記。
四、企業年度年檢法律風險與防範
(一)企業年度年檢(以下簡稱年檢)概念
是企業注冊登记机关依法按年度根据企业提交的年检材料(公司注冊好后,如何办理工商年检?),对与企業注冊登记事项有关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的监督管理制度。
(二)未能按期年檢的法律風險
企业不按照规定接受年度检验的,由企業登記机关责令其限期接受年度检验。属于公司的,并处以1~10万元罚款。属于分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来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以及其他经营单位的,并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并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
企业在责令的期限内未接受年检的,由企業登記机关予以公告。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0日内仍未接受年检的,依法吊销營業執照。
(三)企業年檢風險防範
1.日常的工作中,依照年檢審查的內容規定,建立起與企業年檢相關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2.收集企業在年度變化中的重要事項的變更,並做好相關記載。
3.注意每年年檢政策的變化,對年檢要求的事項做好資料收集和完善,確保提交的年檢材料齊全、內容完整,避免出現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事由發生。

推荐资讯 TOP5
HOT INFORMATION
一品財稅官方微信
PAY ATTENTION TO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