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補稅,你了解多少?
自查補稅是建立在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制度基礎上,由稅務機關主導的一種納稅評估和檢查方法。當然啦,名爲自查,實爲在稅務機關要求下而進行的檢查,如果企業沒有按照要求自查補稅,可能面臨稅務機關的正式檢查或稽查,對于企業可能得不償失。今天,跟著一品財稅一起認識下“自查補稅”。
通常來說,納稅人自查補稅包括兩種情形:
一是納稅人通過自查程序在納稅申報期內發現納稅有誤,並在納稅申報期內完成補充申報繳納稅款;
二是納稅人通過自查程序發現已過納稅申報期的納稅事項有誤,並補充申報繳納稅款及滯納金。
當然,自查補稅一般事出有因,企業在進行財務處理時,通常會由于各種主觀或客觀的原因存在漏洞,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企業的哪些行爲需要自查補稅吧。
1、經營活動不真實
稅局會通過大數據平台,區域同行業經營狀況對比,查看電表等手段,來查看你的企業是否真實反映全部經營活動,是否存在賬外經營的部分。
2、成本列支不真實
企業利用成本收入配比公式,部分收入做的是微利或者平銷,與實際利潤不符,小慧提醒:收入成本要配比,非特殊情況微利、平銷、低毛利或者“倒挂”均會被納入評估重點。
3、扣除憑證不符合規定
如果企業的扣除憑證裏面有的是白條、有的是假發票、有的是個人消費相關的發票、有的是與經營活動無關的憑證,那麽一旦被發現,稅務機關將對你的賬務真實性進行通盤核查,甚至被處罰。
4、未按要求進行納稅調整
真实亏损企业也应该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正常情况下,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那么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项目是比较多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未调整或者调整不全,那么你就被纳入评估重点了。
5、關聯交易未遵循獨立交易原則
如果企业有个免税公司、有个应税公司,未将成本费用独立核算,造成应税公司大量亏损, 那么你可能出现大问题。
一品財稅提醒:有上述行为的纳税人尽快前往税务机关补充申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税务机关主动介入,你将丧失自查补报的机会,同时被加入“黑名单”以及交纳滞纳金。
另外,自查補稅也有不用交滯納金的幾種情形,你也需要心中有數呢,以免花冤枉錢。
1、稅務機關責任導致。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2、超過追征期。因納稅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也就是說,超過了3年或5年的追征期,不但不用繳納滯納金,稅款也不用征收呢~
3、應扣未扣稅款。行政機關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稅款,不得向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加收滯納金。
4、稅收政策調整導致。對某一特定納稅事項,由于稅收政策的調整,年度申報補稅時不應加收滯納金。
总而言之,在税务局盯上你之前,赶快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税务自查吧。想了解更多财税资讯,就到一品財稅,廈門代理記賬找我們更放心,這裏有經驗豐富的會計對現金和銀行日常和業務資金流動管理,可以爲公司出納提供專業性指導意見。

推荐资讯 TOP5
HOT INFORMATION
一品財稅官方微信
PAY ATTENTION TO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