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威客網
創意衆包服務平台
廈門代理記賬需要具備的基本義務包括哪些?
14551次 2018-10-26
隨著全國四級新稅務機構完成挂牌,全國12個自貿試驗區的主管稅務部門紛紛亮相。各地自貿區稅務部門依據自身特點,整合原國地稅人力資源,在事合人合力合的基礎上,發揮新機構聚合優勢,爲區內企業提供更專業精准的幫扶舉措。
在廈門自貿片區,港口企業衆多,相關項目多,涉外政策複雜,廈門市稅務部門整合原國地稅的稅收人才,組建成立區內“重點行業稅收專家團”,爲港口企業定制整套稅收解決方案。在大連自貿區,稅務部門組織專家團隊在大連口岸輔導三個集裝箱碼頭整合工作,梳理處理涉稅問題近50條,助力碼頭合並工作順利推進。
從事國際運輸代理業務的廈門華貿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娜婷對于新稅務部門專家團隊印象深刻,她說:“因業務需要,我們經常要與國外船公司進行業務對接,稅務部門新專家團隊讓我們了解了沿岸國家稅收協定和當地稅制風險,下一步我們對開發中歐鐵路運輸、拓展印巴線,布局境外物流網絡更有信心了。”
目前,全國各個自貿區由于所處地域環境、經濟、人文情況的不同,遇到的稅收問題各有不同。如何在地域差異中尋找最合適的企業幫扶模式,化“差異”爲“增長力”,成爲各地自貿區稅收管理的重點課題。
新舉措辦稅“加減法”激發企業活力
自貿區所在地稅務部門身處改革最前沿,在機構改革中,稅務部門深化集成創新,納稅服務“做加法”,涉稅流程“做減法”,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新服務,真正把企業辦稅成本降下來。
在重慶,建立“1+7”自貿區服務快速響應機制,彙算清繳結算、多繳退(抵)稅等業務從原先的30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工作日以內,辦理時限縮短近83.3%。
在厦门,开通办税厅“简事易办”窗口,纳税人办理税盘抄报税、发票认证等常规事项,无须取号,即来即办,其中税种认定、重新扣款等业务,甚至一通咨询電話就可直接办结。
在西安,積極探索出省、市、區三級聯動服務模式,稅務部門精准對接企業訴求,一次提供一攬子解決問題的方案,用實際行動爲企業解決了一系列稅收困難。
無論是“簡事易辦”還是“1+7”自貿區服務快速響應機制,全國各地自貿區稅務部門以自貿區爲“試驗田”,進一步優化辦稅流程,開啓了稅務部門資源整合、集成辦稅的新模式,以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促進經濟結構深入調整。
隨著自貿區改革進入深水區,稅務部門加快推動智慧稅務步伐,利用“互聯網+”將以前“想不到”或“不敢想”的新舉措變成現實,讓納稅人從“跑馬路”到“跑網路”,進一步降低辦稅成本,實現服務升級。
剛剛通過自助辦稅機領取了發票的福建永信通勞務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黃小玲,深切感受到了稅務部門創新服務的便利:“現在真的方便多了,不用到稅務大廳排隊,在自助機上點點就能拿到發票了。”
深圳前海通过“互联网+”实现自助办税,在自贸片区率先推出了一体化电子税务局,開發多税种申报平台直接对接企业财务软件,实现纳税人“一键报账、一键报税”功能,大大减少了“跑税务”的频次。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打造了智能办税服务厅,配置24小时办税服务终端,实现了“一分钟领取发票”。珠海市横琴新区税务局参考世界银行营商指标体系和发达国家及地区税收服务评价指标,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推出纳税便利化指数,精准定位纳税人需求。
稅收優惠含金量大、導向性強、社會關注度高,國家各項稅收優惠如何落實到企業手中,自貿區稅務部門給出答卷。
針對自貿區科技創新企業衆多的特點,前海自貿片區稅務部門推行“網上自行申報”模式,簡化全部減免稅備案事項,228項稅收優惠實現不報即享,享受優惠企業數量日益增長,平均增速達到36%,減稅稅額平均增速達到121%。高效的稅收服務堅定了投資者的信心。今年前9個月全國自貿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4.7%,占比達到12.5%
新模式融入改革釋放制度活力
當前稅務機構改革向縱深推進,高效統一的稅收征管體系逐步建立完善,爲自貿區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稅務部門充分發揮新機構“合”力量,推動稅收治理模式的轉型升級,逐步實現從傳統征管向精准化、專業化、高效化管理轉變,實現對市場“放得更活,管得更好”。
要想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大刀阔斧”地简政放权尤为关键。广州南沙開發区税务局在“放管结合、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审批事项最大限度缩减,将涉税办理流程最大程度简化,税收减免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沈阳自贸片区税务部门创造“30分钟”办税节奏,将办税时间压缩到原有规定的40%以内。
在自貿區建設過程中,一系列“放到底”舉措背後,更爲重要的其實是如何“管得住”“管得好”。在簡政放權的同時,稅務部門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方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精准施策,紮牢風險“籬笆”,發揮稅收治理作用,構建更爲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廈門大學中國營商環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成教授表示,自貿區是國家頂層戰略設計,對稅收治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必然需要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機構設置優化、運行效率提高,進一步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稅收治理體系。
自貿區企業大多從事進出口貿易、國際貨物運輸,涉及對內對外投資等“走出去”“引進來”業務,在實際經營中面臨著各類涉稅風險。
加強風險監管,是稅務部門提升治理能力的試金石。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稅務部門與19個政府部門共享30億條數據,自主建立1100個數據查詢子集,對企業進行全方面評估和風險管理。
以機構改革爲契機,稅務部門主動融入自貿區經濟發展新常態,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強化頂層設計和系統集成,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化稅收治理新模式,爲推動改革按下“快捷鍵”,爲自貿區發展注入新動能。

推荐资讯 TOP5
HOT INFORMATION
一品財稅官方微信
PAY ATTENTION TO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