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威客網
創意衆包服務平台
厦门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改革创新
12485次 2018-06-26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廈門自古就是通商裕國的口岸,改革開放以來,從首批經濟特區之一到開展自貿區改革試驗,廈門一直是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和對外開放的排頭兵,久久爲功的持續提升,造就了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創業在廈門,處處能感受到溫暖。
推動廈門實現計劃單列,爲廈門長遠發展爭取有利條件;在全國首次提出“小政府、大社會”原則,建立精簡、高效、廉潔、團結的政府;推動金融機構企業化經營,成立華僑投資公司和地方保險機構,建立廈門外彙調劑中心……習近平在廈門推動的一系列大膽改革,許多思路和舉措在全國具有開創性和前瞻性,爲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磅礴活力。
此後,廈門市委、市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緊抓改革不放松,全力提升和改善營商環境,又在全國最早進行政企分開試點改革;在全國率先實踐“多規合一”“三證合一”並形成經驗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並推廣到全國試點……
“廈門經濟特區作爲改革開放的前沿和重要窗口,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探索審批制度改革。”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朱及回憶,“當時外資企業申請工業项目立项,至少要等3个月。问题倒逼改革,厦门开始探索联合审批模式,于1991年成立了厦门市外商投资工作委员会,把涉及外商投资的60多个部门集中起来联合办公、联合审批。一个工業项目立项审批时间被压缩为一周,对当时厦门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发挥了很大推动作用”。
6月22日,在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多規合一”工程建設審批服務廳28號窗口,廈門象嶼港灣開發建设有限公司開發部前期主管罗蓉梅手持受理单正在取件。月初,她就在旁边的29号窗口向工作人员递交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申请。
“從上世紀90年代的廈門市外商投資工作委員會,到新世紀初的廈門市外商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再到今天的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經過多年的持續改革,廈門已集成最優的審批模式,各部門‘應進必進,授權到位’,爲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張朱及告訴記者,目前在廈門行政服務中心,市級“一趟不用跑”事項391項,“最多跑一趟”事項1606項。
此外,廈門還在全市推廣“一照一碼”改革;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前置審批事項110項(占比45.8%)和審批涉及的中介事項46項(占比36.8%);市直部門實現全城通辦的事項共計461項……
稅收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內容,“降成本”是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首要切入點。2017年,廈門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福建省有關減稅降費政策,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展新一輪“降成本優環境”行動,取消、征停、免征涉企收費47項,爲企業減負超250億元。

推荐资讯 TOP5
HOT INFORMATION
一品財稅官方微信
PAY ATTENTION TO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