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威客網
創意衆包服務平台
營口自貿區注冊企業3000戶,計劃完成固投520億元,
22478次 2018-01-17
營口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日前閉幕,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列出具體時間節點:到2020年,高質量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每年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一個百分點,走在全省振興發展前列。
7年前,忠旺集團因區位優勢選擇在營口搞“擠壓材”項目,投資130億元鋁産品和工業鋁型材項目。2016年以來,忠旺集團追加投資動作不斷,從30億元輕量化汽車車廂生産基地項目、投資220億元的120萬噸板帶箔項目,到建設模具生産基地、專用鋁模板生産基地、軌道車輛生産基地,最終將在營口建成一個占地面積20平方公裏,容納4萬多人就業,從材料到高端産品的全産業鏈産業園,年實現産值800億元。這個大體量項目,將成爲營口未來幾年項目建設梯次推進中的“頭羊”。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一些原计划投向域外的项目纷纷回流,一度停摆的项目重获生机。营口去年开复工千万元以上项目539个,超额完成40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计划,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9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5户,规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长10%,工業用电量增长7.5%,市场主体活跃度高、项目增量大、投资者满意度高、支撑力显现。
營口把增加有效投資當作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增長動能順利轉換的關鍵舉措,在新一年持續突出項目中心地位,推進以園區爲重點的沿海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著力提升全域整體發展水平。
爲此,營口將完善和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獎勵政策,突出主導産業,實行內外資並重、引資引智引技並舉,通過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對口合作等方式,瞄准歐美、日韓和國內重點地區,大力實施産業鏈招商、産業集群招商、龍頭企業招商、臨港經濟招商,提高招商實效。清理盤活閑置資源,實施再包裝、再招商、再利用,計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國內實際到位資金235億元。
項目建設進程中,營口將強化分類調度和要素保障,實行挂圖作戰,壓茬推進,計劃全年開複工千萬元以上項目465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20億元。
與之相伴隨的,是營口圍繞體制機制創新和産業發展,著力提升園區發展質量效益。各園區將在明晰産業定位基礎上,集中力量延長補齊産業鏈,做大做強主導産業。加快推進園區改革,對區位相鄰、小而散和産業趨同的園區進行整合,全面推行公司化運作模式和全員競聘管理。
全面開放發揮自貿區引領帶動作用
1月2日,遼甯東盛集團的廠區一片歡悅。這個偏居營口主城區西部一隅的工廠,非但不容小觑,而且聲名遠播。它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對日出口塑料包裝袋企業,還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海關AA類企業,連續3年跻身中國輕工百強單項榜單。
歡悅源自一則消息。當天,營口市政府對外發布,國務院批複在中國(遼甯)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片區設立營口綜合保稅區。平添“東北沿海唯一綜合保稅區”,坐擁“歐亞樞紐港”的營口,也將成爲區域經濟的“價值樞紐”,對外開放再度升級。
東盛,作爲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企業,與年內封關運營的綜保區相距7公裏。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走進這個區域,就相當于到境外了。
7公裏,這就是企業通往世界的距離啊。揭牌9個月,自貿區營口片區已經成爲拉動改革開放的新引擎,截至去年底注冊企業2095戶,注冊資金達1006.8億元。今年,營口市將發揮自貿片區引領帶動作用,加速政策創新和特色案例培育推廣,推進證照分離、證照聯辦改革,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子網站,變“盆景”爲“風景”,全市“放管服”改革與之對標。今年,營口自貿片區中央商務區將投入運營,綜保區將封關運營,全年新增注冊企業將超過3000戶,進入收益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0%。
正在籌建的營口港至營口自貿片區44公裏鐵路專線,像一根“一體化聯動發展”的鏈條,串起其間幾十公裏沿海“灣區”、數百平方公裏可用土地,集聚買方和賣方市場,實現快速、有效、低成本的鏈接,打開聚興産業的廣闊空間,拉動物流等産業總量擴張和業態升級,在港口“大進大出”中萃取“價值落地”。
持之以恒抓沿海经济带開發开放不停步,营口集聚起全面开放新优势——发挥自贸区、综保区、高新区融合发展,发挥“三区叠加”的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科技引领优势,吸引资本、人才、技术向营口集聚,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业态向自贸片区集聚,自贸片区力争5年新增注册企业突破1.5万户,运营率40%以上,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实现“翻两番”。
環境是金全方位服務放大“磁場效應”
環境是開放發展的重要競爭力。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對外開放的水平。
爲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營口市上下聯動,逐個單位進行溝通、逐個項目節點進行核實、逐個問題進行研判;市級領導現場調度市、區兩級涉及供電、供水、倉儲用地、稅收等問題的部門,爲項目落地“清障”;通過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級領導幫扶責任制等營商舉措,“特事特辦”的工作作風和思維方式逐漸制度化,讓湧向營口的企業享受便利。
中粮集团在营口鲅鱼圈港前投资建设粮油食品产业园,总投资约100亿元。按照规划,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中粮粮油加工業务在东北地区的旗舰工厂和粮食贸易的重要枢纽,或将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市领导调度市、区相关部门,从各自领域对中粮集团提出的涉及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燃气、仓储用地、税收等相关问题作出详细答复,紧锣密鼓地细化协议,推动项目抢早实施。
今年,營口將繼續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圍繞職權下放不到位問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深入推行市、縣行政審批一體化改革,賦予園區更大範圍的經濟管理權限,確保“放到位”。創新監管模式,落實監管責任,健全審管互動機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著力解決審、管分離後管理弱化問題,確保“管得住”。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加快建成全市審批、管理、服務“一張網”,推動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基層服務網點與網上服務平台有效對接,努力做到企業市場准入“全網通辦”、居民社區事務“全市通辦”、政府政務信息“全域共享”,確保“服好務”。
營口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環境是金”的理念,加強頂層設計,以企業需求爲導向,有的放矢,不斷改進企業投資經營的制度環境:發揚“五皮”精神,做好“媽媽式”服務,摒棄“官本位”思維;深入落實項目和企業全周期幫扶制度,及時解決問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把外面的企業招進來,把本地的企業發展好;加大社會監督力度,讓市場主體和服務對象提意見,嚴肅查處“庸、懶、散、慢、亂”等不良風氣以及托關系、“走後門”等不正當行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從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做起,以誠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設爲引領,構建誠信社會、法治社會。
科技創新企業轉型升級進入發展快車道
位于蓋州市的營口華潤金屬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一汽集團等7個單位聯合參加的“高矽鋁合金無缸套汽車發動機缸體關鍵制造技術與裝備研究及示範應用項目”,獲得國家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聯合批准,正式列入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隨著國家專項的實施,企業必將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進入快車道。
在營口規模以上的企業中,幾乎每家都設有創新貢獻獎,鼓勵員工創新,企業應用于産品和工藝研發的經費也在逐年上升。坐落在大石橋市的永壯集團是一個有著20多年曆史的鋁型材民營企業,近年來鋁材市場低迷,集團積極開展自主創新,生産制造自裝卸環衛車,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及相關8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直到2013年才结束没有本科院校历史的营口,不具有学、研的先天优势,反而倒逼出以企业为主体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产学研融合新路径,被确定为国家知識産權试点市。全市400多家企业与130余所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转移转化了300多项关键技术。
今年營口科技創新工作目標已出爐,營口將優化創新生態,建立技術交易信息、研發檢測等公共服務平台,轉化科技成果60項,培育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0家,實現有效發明專利增長10%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5%以上。
堅持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大力提升創新能力和活力,營口致力于廣聚創新資源,在創新中贏發展、贏未來。
建設重大創新平台,營口市推動高新區“一區多園”聯動發展,爭創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力爭進入全國高新區100強。同時,營口集聚創新人才,強化創業創新服務,吸引外出人才回流營口,啓動實施萬名高校畢業生引進計劃。強化校企合作,大力推廣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技能人才名師、名匠、名校工程,培養“營口工匠”和“首席工人”。
營口市面向未來提出:建成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基地,形成海港、空港、陸港、信息港多港聯動,自貿區、開發區、園區、綜保區多點支撐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使營口成爲“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城市,建設現代化宜居城市,把營口打造成國際化港口城市……這些目標,都將化作聲勢奪人的大行動,拼出營口發展新速度,標注營口發展新標杆。
7年前,忠旺集團因區位優勢選擇在營口搞“擠壓材”項目,投資130億元鋁産品和工業鋁型材項目。2016年以來,忠旺集團追加投資動作不斷,從30億元輕量化汽車車廂生産基地項目、投資220億元的120萬噸板帶箔項目,到建設模具生産基地、專用鋁模板生産基地、軌道車輛生産基地,最終將在營口建成一個占地面積20平方公裏,容納4萬多人就業,從材料到高端産品的全産業鏈産業園,年實現産值800億元。這個大體量項目,將成爲營口未來幾年項目建設梯次推進中的“頭羊”。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一些原计划投向域外的项目纷纷回流,一度停摆的项目重获生机。营口去年开复工千万元以上项目539个,超额完成40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工计划,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9个,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5户,规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长10%,工業用电量增长7.5%,市场主体活跃度高、项目增量大、投资者满意度高、支撑力显现。
營口把增加有效投資當作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增長動能順利轉換的關鍵舉措,在新一年持續突出項目中心地位,推進以園區爲重點的沿海經濟帶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著力提升全域整體發展水平。
爲此,營口將完善和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獎勵政策,突出主導産業,實行內外資並重、引資引智引技並舉,通過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對口合作等方式,瞄准歐美、日韓和國內重點地區,大力實施産業鏈招商、産業集群招商、龍頭企業招商、臨港經濟招商,提高招商實效。清理盤活閑置資源,實施再包裝、再招商、再利用,計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國內實際到位資金235億元。
項目建設進程中,營口將強化分類調度和要素保障,實行挂圖作戰,壓茬推進,計劃全年開複工千萬元以上項目465個,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20億元。
與之相伴隨的,是營口圍繞體制機制創新和産業發展,著力提升園區發展質量效益。各園區將在明晰産業定位基礎上,集中力量延長補齊産業鏈,做大做強主導産業。加快推進園區改革,對區位相鄰、小而散和産業趨同的園區進行整合,全面推行公司化運作模式和全員競聘管理。
全面開放發揮自貿區引領帶動作用
1月2日,遼甯東盛集團的廠區一片歡悅。這個偏居營口主城區西部一隅的工廠,非但不容小觑,而且聲名遠播。它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對日出口塑料包裝袋企業,還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海關AA類企業,連續3年跻身中國輕工百強單項榜單。
歡悅源自一則消息。當天,營口市政府對外發布,國務院批複在中國(遼甯)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片區設立營口綜合保稅區。平添“東北沿海唯一綜合保稅區”,坐擁“歐亞樞紐港”的營口,也將成爲區域經濟的“價值樞紐”,對外開放再度升級。
東盛,作爲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企業,與年內封關運營的綜保區相距7公裏。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走進這個區域,就相當于到境外了。
7公裏,這就是企業通往世界的距離啊。揭牌9個月,自貿區營口片區已經成爲拉動改革開放的新引擎,截至去年底注冊企業2095戶,注冊資金達1006.8億元。今年,營口市將發揮自貿片區引領帶動作用,加速政策創新和特色案例培育推廣,推進證照分離、證照聯辦改革,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子網站,變“盆景”爲“風景”,全市“放管服”改革與之對標。今年,營口自貿片區中央商務區將投入運營,綜保區將封關運營,全年新增注冊企業將超過3000戶,進入收益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0%。
正在籌建的營口港至營口自貿片區44公裏鐵路專線,像一根“一體化聯動發展”的鏈條,串起其間幾十公裏沿海“灣區”、數百平方公裏可用土地,集聚買方和賣方市場,實現快速、有效、低成本的鏈接,打開聚興産業的廣闊空間,拉動物流等産業總量擴張和業態升級,在港口“大進大出”中萃取“價值落地”。
持之以恒抓沿海经济带開發开放不停步,营口集聚起全面开放新优势——发挥自贸区、综保区、高新区融合发展,发挥“三区叠加”的制度创新、对外开放、科技引领优势,吸引资本、人才、技术向营口集聚,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等业态向自贸片区集聚,自贸片区力争5年新增注册企业突破1.5万户,运营率40%以上,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实现“翻两番”。
環境是金全方位服務放大“磁場效應”
環境是開放發展的重要競爭力。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對外開放的水平。
爲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營口市上下聯動,逐個單位進行溝通、逐個項目節點進行核實、逐個問題進行研判;市級領導現場調度市、區兩級涉及供電、供水、倉儲用地、稅收等問題的部門,爲項目落地“清障”;通過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級領導幫扶責任制等營商舉措,“特事特辦”的工作作風和思維方式逐漸制度化,讓湧向營口的企業享受便利。
中粮集团在营口鲅鱼圈港前投资建设粮油食品产业园,总投资约100亿元。按照规划,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中粮粮油加工業务在东北地区的旗舰工厂和粮食贸易的重要枢纽,或将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市领导调度市、区相关部门,从各自领域对中粮集团提出的涉及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燃气、仓储用地、税收等相关问题作出详细答复,紧锣密鼓地细化协议,推动项目抢早实施。
今年,營口將繼續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圍繞職權下放不到位問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深入推行市、縣行政審批一體化改革,賦予園區更大範圍的經濟管理權限,確保“放到位”。創新監管模式,落實監管責任,健全審管互動機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著力解決審、管分離後管理弱化問題,確保“管得住”。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加快建成全市審批、管理、服務“一張網”,推動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基層服務網點與網上服務平台有效對接,努力做到企業市場准入“全網通辦”、居民社區事務“全市通辦”、政府政務信息“全域共享”,確保“服好務”。
營口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環境是金”的理念,加強頂層設計,以企業需求爲導向,有的放矢,不斷改進企業投資經營的制度環境:發揚“五皮”精神,做好“媽媽式”服務,摒棄“官本位”思維;深入落實項目和企業全周期幫扶制度,及時解決問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把外面的企業招進來,把本地的企業發展好;加大社會監督力度,讓市場主體和服務對象提意見,嚴肅查處“庸、懶、散、慢、亂”等不良風氣以及托關系、“走後門”等不正當行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從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做起,以誠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設爲引領,構建誠信社會、法治社會。
科技創新企業轉型升級進入發展快車道
位于蓋州市的營口華潤金屬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一汽集團等7個單位聯合參加的“高矽鋁合金無缸套汽車發動機缸體關鍵制造技術與裝備研究及示範應用項目”,獲得國家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聯合批准,正式列入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隨著國家專項的實施,企業必將在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進入快車道。
在營口規模以上的企業中,幾乎每家都設有創新貢獻獎,鼓勵員工創新,企業應用于産品和工藝研發的經費也在逐年上升。坐落在大石橋市的永壯集團是一個有著20多年曆史的鋁型材民營企業,近年來鋁材市場低迷,集團積極開展自主創新,生産制造自裝卸環衛車,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及相關8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直到2013年才结束没有本科院校历史的营口,不具有学、研的先天优势,反而倒逼出以企业为主体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产学研融合新路径,被确定为国家知識産權试点市。全市400多家企业与130余所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转移转化了300多项关键技术。
今年營口科技創新工作目標已出爐,營口將優化創新生態,建立技術交易信息、研發檢測等公共服務平台,轉化科技成果60項,培育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0家,實現有效發明專利增長10%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5%以上。
堅持把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大力提升創新能力和活力,營口致力于廣聚創新資源,在創新中贏發展、贏未來。
建設重大創新平台,營口市推動高新區“一區多園”聯動發展,爭創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力爭進入全國高新區100強。同時,營口集聚創新人才,強化創業創新服務,吸引外出人才回流營口,啓動實施萬名高校畢業生引進計劃。強化校企合作,大力推廣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技能人才名師、名匠、名校工程,培養“營口工匠”和“首席工人”。

推荐资讯 TOP5
HOT INFORMATION
一品財稅官方微信
PAY ATTENTION TO US
